天才一秒记住【笔下文学网】地址:bxwxw.org
第417章
开考
12月10日,在经过一轮刷掉了百分之七十考生的初试之后,江南省统一高考正式开始。
孤峰县一中考场,卢家湾的23个考生全部集中在操场一角,等着进教室考试。
他们最初都是经过考试挑选,一部分人参加了选拔兽医的培训班,后来杨兴秀组建的女生学习班,也是从被人为淘汰的女生里面召集人过来组建起来的,其中年纪最大的也才18岁,年纪最小的甚至还要两个多月才满14岁。
这些人在陈凡的教学光环笼罩下,苦学了一整年,将该学的知识全部学会,考试外的知识也没少学。
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月,陈凡为了让他们打掩护,几乎每天都开着教学光环给他们讲课,尽量保证每个人都能得高分。
这些人前半年主要在学小学和初中课程,算是巩固基础知识阶段,后半年才主攻数理化、兼学其他科目。
所以与全国超过7成的人报考文科不同,除了张翠娥、黄莺、刘丹等寥寥几人报的是文科,其他全部都报的理科。
理科难度更大,可报名的人也更少,以他们的学习进度,只能说难度更低,这把稳赢。
在他们两旁,一边是40多個外地知青。
今天是农历10月30,明天就是冬月份,即农历11月初一,差不多也到了要下雪的时候。这天气阴冷阴冷的,虽然没有下雨,可北风刮个不停,寒气直往人脖子里钻。
张文良转头看去,仔细打量几眼,脸色很不好看,“你说什么?我站这……”
张文良满头大汗地在操场上转悠,找了好几遍,还没找到人,便到一棵树上靠着,点燃一支烟,眉头紧紧皱起,目光依旧在操场上搜索,“去哪里了呢?”
于是亲自出马,以老大哥的身份对他们嘘寒问暖,还组织他们去陈凡给学习班同学讲课的课堂上蹭课,没两天就将所有人收心。
然后整个人蜷缩成一团,蹲在树根旁,从头到脚就突出一个字,土!
这么多人中,其实有一多半并不是南湖公社的,只是这段时间在南湖高中复习班学习,不知怎么地就搭上了南湖知青的线,发现他们的学习进度比自己快得多,而且其中有几位热心的哥姐肯为他们解疑答惑,便不顾面皮死劲往上贴,成功打入南湖知青圈子,成了“自己人”。
说着便迅速换了颗树靠着。
顿了一下,又好声好气地说道,“不是我要故意麻烦你,是他们就信你,我能怎么办呢?”
这些人年纪就大多了,几乎都在27、8的样子,有些还是夫妻一起赶考,争的是逝去的青春。
所以如今他们也算是一个群体,只不过由于这段时间常驻卢家湾,于是一切活动都跟着卢家湾的人走。
城市里高考的主力军是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农村里面却以下乡知青为主,本村人能参加高考并考上大学的,不能说很少,只能说比凤毛麟角还要少!
所以说,只要这一波卢家湾的23个人能全部考上大学,最好还都是重点大学,啧啧啧……,那不得了!
不过,仅仅如此、可不够!
陈凡很是无奈地抓了抓脑袋,“操场上这么多树,你靠哪颗不好,偏要靠这颗?”
就没这么办事的!
可这些人脸皮厚(脸皮薄的都自己主动离开,甚至不好意思来),而南湖知青中也有不少善良的人,大家同为外地知青,难免感同身受,也就这么接纳下来。
在卢家湾众人的另一边,则是南湖公社的其他考生,主要都是南湖高中复习班的人。
话还没说完,他忽然睁大眼睛,弯着腰慢慢走过去,凑到陈凡跟前,“靠,你怎么穿成这个鬼样子?”
最初安全得知这件事之后,还跟陈凡抱怨过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也跑来占便宜。
到时候谁还会去关注两个无关紧要的姜家姐妹?
此时还有许多人捧着复习资料认真阅读,或者互相讨论,做着最后的准备。
不过这里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是这种打扮,倒也没人注意到他。
这些基本上都是南湖公社本地人,而且以镇上的居民为主,其他生产大队的几乎没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