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不爱听[1/2]

新杂志的企划当然不是现在祝蹊一拍脑袋跟安知景说要做就做的了,而是很早之前就高层管理之间开过好几次会议后,这才定下来的。

《今天》属于是迎合时代和市场做的一本面向广罗大众的小说类杂志,主打的是娱乐化,并且是符合大多数人口味的娱乐杂志,哪怕后面对其定位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细化,但真的要说起来,定位是大众的杂志,也不可能有特别细致的范畴划分。

要做一本新的杂志,走的策略自然就不可能跟《今天》这样,以广而全取胜了。

这次,要做精品、要做有风格、有特色的作品,祝蹊定下了这个目标之后就拉着蔡颦颦讨论了好几回。

其实,以祝蹊的私心,她是想要做一本科幻类的杂志的,毕竟《时空星港》这么一本对她而言十分重头戏的作品还缺乏平台可以刊登呢,她现在做一本科幻杂志,那可不就是给自己的大作打造了一个比较适宜的生存平台了么?

但是呢,在跟蔡颦颦讨论的过程当中,她的主意逐渐改变了。

原本想的是,要做华国自己的科幻杂志,创造华国自己的科幻世界,这也算是很有意义的事儿。

但是呢,蔡颦颦提出来了:“如果想要做我们华国自己人的杂志,要做一本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是我们华国人的作品,为什么不汲取咱们华国自己的风格,做古风类的杂志呢?”

这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甚至还是祝蹊之前也考虑过的选项,所以祝蹊压根就没有怎么挣扎,一下就被蔡颦颦给说服了,于是就有了现在“古风类杂志”的定位。

新杂志的定位是确定下来了,但是却跟祝蹊打造的新马甲的定位发生了冲突。

没错。

自成这个笔名,祝蹊单开出来那是有自己专门的打算的。

她想要从当代奇幻出发,给自成设置一个想象力丰富并且胆子奇大的作者人设,然后再开始发布一些科幻类作品,等到时机成熟了,也就是她存稿足够了,就把《星港》给推出去。

只是吧,这想要发表作品,并不是作者本人想就可以做的事儿,这年代没有网络平台,基本上只能走纸媒渠道,那限制就多了。

就好投稿《今天》,祝蹊就算是写当代奇幻,其实也更偏向是写人心作怪,到底有没有奇幻元素,那就是见仁见智,想必一千个读者心中也都有自己心中各自的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不同的刊物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有的时候你的作品写得好并非是决定因素,你得要风格也能对得上那本刊物,这过稿的概率才能高。

你说,拿什么苏爽文学去投稿《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这合适吗?

这肯定不合适的。

而问题就在于此了。

祝蹊知道要风格对风格进行投稿才能成功过稿,可这不是市面上没有能跟科幻小说对得上的平台吗?

不然祝蹊哪里能想到自己去打造这个平台?

但可惜的是,显然,自己来打造这个平台的计划也中断了,祝蹊只能从自成这个笔名来想新的解决办法了。

意思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创作思路了。

这对祝蹊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她可是从后世,是从网文百花齐放的21世纪来的!现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题材,她们那会儿可能都已经烂大街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祝蹊的选择就多了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