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门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网bxwx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不识字,这是几个月前我儿子写给我的信,你给我念念?就当做吃包子的钱吧。”
老板娘善解人意,知道读书人讲究气节。一文钱可以逼死英雄,一个包子也可能令读书人丢了气节。
这世间大部分的老百姓是不识字的,要找先生写信、读信要花好些银子,老板娘收入微薄,舍不得花钱,所以一直藏着这封信。
宁羽衣打开信件,认真看了一遍,脸色微变,然后马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淡定样子。
老板娘一边整理蒸屉里的包子,一边关心问道:“小哥,快给我说说信里面写的是什么?”
宁羽衣想了一下,笑了笑说:“其实没什么,你儿子也就给你报个平安,说他在太白城里面谋了一份好差事,唯一不好的就是要经常出远门,所以没办法回来探望您。”
老板娘憨厚地笑着说:“这臭小子,难怪快一年了都没回来一次,原来是这样子,吓得我还担心他出什么意外了呢。他爸死得早,也就是我一把屎一把尿的将他拉扯大的,不容易啊,所以刚才看见你,就像看见我的儿子一样。这臭小子,下次回来看我不教训他!翅膀硬了会飞了不是?都忘了自己还有个老娘等他回家!”
老板娘叉着腰装出生气的样子,但眼睛里都是笑意。
宁羽衣偏过头去,不忍看她,默默捏紧了手中的信纸,露出的一角信纸上明明白白写着“秋后处斩”四个大字。
这年头民不聊生,官府和修真门派互相勾结,各取所得,老百姓则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惨淡营生。
老板娘的儿子一直找不到生计,被逼落草为寇,官府抓住他后说他勾结强盗,抢了某位富商的米粮,草草审理便处斩了。这封信其实就是官府送来的判决文书,老板娘不识字,还以为是儿子写给他的信,一直珍藏至今。
宁羽衣深呼吸一口气,放下信纸,用茶碗压在桌面上,然后和老板娘告别。
既然天道不公,那就让我替天行道吧。
修真修真,修的就是那份真。
宁羽衣离开小店,顺着大路走到镇中心。
镇中心十分热闹,酒楼茶馆青楼客栈样样都有,许多穿着光鲜亮丽的富人或谈天说地,或听曲唱戏,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