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引以为傲 (二合一)

笔下文学网【bxwxw.org】第一时间更新《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句话,是福建地区世世代代用来告诫后辈努力的话语。

原因就在于福建属于多山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适合耕种的面积很少,想要出人头地往往就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带入到这群茅草屋的农家子身上,他们各项资源条件远远落后于世家子弟,那么就得付出比对方多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拉平起跑线上的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李庭修一定要连夜回来补上这两堂课!

“好了,你们两个也别在窗台下站着了,到那边凉亭坐坐吧。”

李庭修摆了摆手,然后就径直朝着院子中心的凉亭走去,实则他是不想自己与学生的谈话,影响到屋内孩子们的学习。

只不过刚刚入座,可能是凉亭的石椅带着寒意,李庭修轻捂口鼻沉闷的咳嗽了几声。见到这种状况,沈忆宸赶忙询问道:“先生,身体还是老毛病吗?”

“嗯,这些年每逢天气转冷,都会时不时咳嗽几声,不碍事的。”

另外一边的李达见到这种情况,也是关切的说道:“先生你身体不好,要不这次就随我们一同回到京师,那里大夫医术高超条件也要好上许多。”

面对李达的建议,李庭修笑着摇了摇头道:“好意为师心领了,不过只有在这乡野之间教书育人,才能让为师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点很重要。”

其实李达的想法,沈忆宸早就在书信中劝说过,但对于李庭修而言,他前往京师在外界眼中,就只剩下内阁首辅沈忆宸塾师的身份,再也无法自由自在的做回自己。

学生也好,老师也罢,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价值。李庭修不想参与到官场的是是非非,更不想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看着学生们日渐成材,此生就足矣!

“可是先生……”

李达还想要劝说,却被李庭修摆手制止了,转而把目光看向沈忆宸说道:“向北,这些年为师虽然在乡野村间教书,但却经常关注着你的施政,特别是《文报》的发行让村野农夫也能了解家国大事。”

“现如今谈论什么大道理,为师可能还不一定有你精通,唯一能给你的告诫,便是身居庙堂之高无论想要做什么之前,多想想处于江湖之远的底层百姓。”

“他们没有锦衣玉食,更无法高谈阔论,却是整个江山社稷的基石。”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李庭修始终身处底层,他更清楚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学生沈忆宸已经高高在上到了遥不可及的地位,身为老师能教的东西不多,唯有告知重视百姓苍生。

“先生放心,学生绝不会忘记民富国强的道理!”

沈忆宸异常认真的点头保证,他从来不觉得老师没东西教给自己,相反恰恰如同李庭修这样千千万万底层文人,支撑起了大明的文脉传承,教会了一代代人什么叫做真正的气节跟风骨。

如果自己来到这个世界遇到了老师不是李庭修,可能也会变成一个精致利己的贪官污吏,何必自寻苦头以家国天下为己任?

“为师相信你会做到。”

“相信的理由不是因为你是我的学生,而是这几年田间地头的百姓,他们对于沈阁老的交口称赞,对于生活一日日变好的喜悦。”

“对于这一切,为师引以为傲。”

李庭修面带微笑用着平淡语气说出最后一句话,沈忆宸却是情绪波涛汹涌,他没有想到一向内敛的老师,会如此直接的认可自己执政这几年的成果。

相比较沈忆宸的感慨,李达这小子就有些没心没肺,迫不及待的追问李庭修道:“老师,那我呢?”

“同样很好,守住了一方安宁。”

没错,李达辽东驻守的那几年,是大明最为虚弱的几年,却硬生生的扛住了蒙古铁骑的进攻,还训练出一支兵强马壮的辽东军。

得到了老师的称赞,李达咧嘴笑开了花,他在成国公府外院家塾读了十年来,几乎没得到李庭修几句夸奖,今日算是得偿所愿了。

简单的称赞学生几句,李庭修就换了一个话题,说起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原因在于他心中很清楚,沈忆宸跟李达两人在仕途上的成就,已经超乎了自己能指导的极限水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何必再去指手画脚?

就在沈忆宸享受着师生团聚喜悦的时候,西北嘉峪关外赤斤蒙古卫,此刻却战云密布。大明忠国公石亨率领着西征军五万兵马,联合赤斤蒙古卫所兵马五千余人,对峙着天圣汗也先统率的五万蒙古铁骑,双方大战可谓是一触即发!

赤斤蒙古乃大明洪武年间册封的关西七卫之一,位置就处于嘉峪关旁边,领地范围囊括后世半个青海湖,不过在明朝时期称之为西海。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一众开国名将出兵西北,其中中山王徐达简直势不可挡,很快便击溃的北元残余势力,大明疆土扩展到了嘉峪关一代,在此地设立了甘州、肃州、凉州等卫所,这也成为了史书中经常提及的甘凉二卫。

但是大元帝国虽然已经在中原谢幕,但是蒙古帝国附属四大汗国中的东察合台汗国,依旧是名义上元朝的宗藩,理论跟明朝存在着敌对关系。

朱元璋接连几次北伐之后,意识到想要彻底剿灭蒙古部族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西进征服四大汗国。于是乎把战略中心从西北转为辽东跟西南,与河西走廊还有西域的蒙古残存独立势力达成协议,设立起了关西七卫当做跟东察合台汗国的缓冲区。

究其根本来说,关西七卫不是明帝国武力征服的成果,更多是对蒙古汗国的一种妥协。这也就导致了关西七卫仅是名义上接受大明册封,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小王国,政治、经济、军事皆自我管理,内部官员也全部由蒙古贵族担任。

当然,站在明国的角度上,其实也没有真正把关西七卫当做自己领土。占领了大半个河西走廊之后,修建明长城的过程之中筑造了一座嘉峪关,彻底把关西七卫跟大明本土隔开,物理上斩断了双方的关联。

史料记载终明一朝,仅派遣过一次官员到最远的哈密卫,连名义上的属国册封都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下文学网】地址:bxwxw.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