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瓦刺不臣 (二合一)[1/2]

“真是放肆,瓦刺此等僭越之举,等同于挑战我大明天威!”

刚一走进文渊阁的大门,沈忆宸就听到从里面传来了杨溥的怒斥。

要知道杨溥也是历仕四朝,并且生性谨慎低调,处理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平心静气,这点让很多大臣为之叹服。

从政几十年下来,几乎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失态的地方,瓦刺到底做了些什么,让杨溥如此生气?

带着这份疑问,沈忆宸走进文渊阁内室,屋内除了杨溥外,还站着几名辅助文书的中书舍人。

他们此刻都满脸惊慌的低头站在一旁,很明显这种状态之下,没有人敢触内阁首辅的眉头。

“下官沈忆宸,拜见杨元辅。”

看见沈忆宸走了进来,杨溥平复了一下自己情绪,正襟危坐道:“沈修撰,本阁部唤你前来,是因陛下命你处理四夷使臣朝贡之事。”

“各方使臣近日已陆续抵达京师会同馆,同时向朝廷递交了国书。不过朝鲜使臣递交的国书中,还附带了一份来自瓦刺‘伪敕’,沈修撰你先看看。”

伪敕?

听到这个名词,沈忆宸就大概能猜测到,之前在文渊阁门口听见的僭越指的什么。

“敕”这种东西是属于圣旨的三种格式之一,其他两种分别为“诏”跟“制”。也就是说这个字属于帝王的专有名词,其他人无权使用,一旦用了就属于僭越。

不过话说回来,瓦刺僭越属于什么稀奇事情?

他们除了名义上称臣,接受了封王金印,实则就跟独立王国没什么区别。一定要说蒙古三大部落中,大明对哪一个部落有点实际宗主权,也就是兀良哈三卫了。

当然,沈忆宸心里面不以为然,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震惊愤怒的模样,从杨溥手中接过了朝鲜使臣递交的“伪敕”。

打开一看,沈忆宸瞬间就明白为何杨溥会震怒了,瓦刺不仅仅是僭越了“敕书”那么简单。开篇第一句话,就用了一个华夏人都懂的第一人称代词——朕!

没错,瓦刺的这封敕书,是以“大元皇帝”脱脱不花的名义发布的,而且内容还是令朝鲜向蒙古再度称臣!

当年元朝对中原的统治崩溃后,元顺帝逃亡漠北,仍以大元皇帝自居,后世把这段时期称之为北元。

但是在明成祖朱棣不断北伐征讨下,北元政权实际上去除了“大元”帝号,多以蒙古为国号。

如今“大元皇帝”名号再起,还是令大明的藩国朝鲜归附,其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可以说明朝重臣意识到瓦刺不老实,却万万没想到对方敢这么大胆,这等同于把反字给写在脸上了。

“此事你如何看待?”

杨溥表情严肃的询问一句,沈忆宸是皇帝钦点接待番邦使臣的官员,意味着他的一样一行,代表着大明威严。

瓦刺这般僭越不臣之举,如果沈忆宸到时候没有应对的策略,将丢了大明的脸面,同时还会极大的刺激蒙古鞑虏的野心。

正统九年才结束征讨麓川的战事,前几日最后一批远征将士才押送俘虏赴京。如今的大明,实在无力用军事行动遏制瓦刺,得用谋略跟手段!

如果沈忆宸承担不起这个任务,那么杨溥就会禀明皇帝朱祁镇,让他再换一个人接待使臣,这就是召唤沈忆宸到文渊阁的根本原因。

听到杨溥的询问,沈忆宸心中不由生出一抹嘲弄。

当初自己在朝会上,就直言进谏瓦刺有不臣之心。在搞定了诸如哈密等西域小国后,一定会挥师东进,吞并兀良哈三卫,进而染指辽东胁迫朝鲜。

结果却受到各方讥讽,认为是小题大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现在历史没有丝毫的改变,瓦刺部也先还是打着傀儡大汗脱脱不花的名义,开始一步步的征服吞并北方其他势力,积攒自己的力量。

一旦整个漠北、辽东、朝鲜半岛完成兼并统一,就会在大明的北方出现个庞然大物,也就到了蒙古跟大明再次决战的时刻。

只是很可惜,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决战大明失败了,从此再无力踏足漠北、西域等地,一直到清朝才恢复了汉唐故土的疆域。

明明自己都“明牌”告诉了大明君臣,瓦刺部也先的计划跟野心,却没被当回事。

现在收到朝鲜的“伪敕”再来震怒,没觉得有些晚了吗?

“回禀元辅,下官冒昧问一句,兀良哈三卫现在情况如何?”

事已至此,再谈及什么僭越面子问题毫无意义。沈忆宸在东阁只能审阅一些地方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事关蒙古战略级别的奏章,是不可能经过他手的。

所以沈忆宸现在迫切想要知道,瓦刺部也先已经走到了哪一步,兀良哈三部有没有被吞并。

“宣府总兵上个月发来军情奏报,兀良哈三卫中的朵颜卫,遭受到瓦刺部的骚扰,后续情况暂且不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