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矛盾丛生[1/2]

在这份国书中皇太极为和谈开出了条件。

明朝给清朝每年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双方边界划分:明方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界,清方以塔山为界。

直接把洪承畴目前还没有丢掉的地盘全都划入囊中。

其实满清的汉官祖可法、张存仁、马国柱、雷兴等上奏,分析明人讲和的意图。

“皇上,明朝人哀鸣求和,显见其兵力已枯竭,将领萎靡不振,救困无术,征调比前更困难。

或者出于明智,自知退步,这也是可能的。

但汉人熟知“城下求和,春秋耻之”的道理,而今明人“摇尾乞怜”,未必不有不可告人的打算。”

“皇上,第一,明人求和,不过是舍金钱以诱惑我军;

第二,可能是以讲和为缓兵之计,延缓我清军攻城,而等待从再征调军队支援洪承畴;

第三种可能是,怕我兵截击明从宁远至松山的粮,暂借和议为运粮之计。”

据他们的分析,明人讲和必有所“密谋”,请皇太极不要上当。

皇太极在同崇祯发布国书后,其实就议和的事情征求诸王贝勒满汉大臣的意见。

提出议和还是继续打的问题,让他们各抒己见。

许多人都反对议和!

因为大清已经在松、锦撒进去那么多的钱粮士卒,火药火炮,未曾立下大功。

就因为明人磕头求饶,咱们就不打他了,这是不对的。

更何况大明想要花钱买平安,咱们为什么不去入关抢呢?

还能抢的更多!

“我大清理应继续打下去,然后席卷中原,夺了明国皇帝的鸟位!”

这其中属实是汉官叫嚣的最凶。

他们也是最反感和谈的,甚至比满清的诸王贝勒们还要强硬。

虽然皇太极让诸王贝勒们与汉臣联姻,但是双方也多是有些“微小的隔阂”。

对于如此好战的言论,皇太极即使颇为高兴,但他显然有更深的考虑。

统一全国,还需多方谋划。

明境内的反贼贺今朝可不算是一股小势力。

他倒是愿意看到贺今朝在明境内四处征战,被诸多事情缠身,最好拖大明下水,而不是大明一直钉在辽东拖着他。

皇太极虽然不清楚贺今朝为什么一直待在贫苦的西北之地不动窝,但总归认为这人是个强敌,他可不会放松警惕。

就算是耗时间,以他的岁数也是耗不过贺今朝的。

所以皇太极的思想准备总是觉得不足,红夷大炮数量不够,士卒兵马盔甲也少,粮草储备也不多。

还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必须要万事俱备,牢固基础,才能“借来那一股东风”。

因为纵然大明主动低头,他也不能盲目进取。

而且皇太极还举出了金朝的例子。

它虽有中原,但是没过多久就灭亡了,盛与衰,都有它的时间,不可贸然强求。

诸位还是想着如何消灭洪承畴率领来的十三万明军才是正事。

皇太极虽然同意议和,但也不想放弃前线的战事,只想着麻痹大明朝廷,以此寄希望远在京师的他们来给身处前线的洪承畴扯后腿,才能对大清更加有利。

当满清这份国书摆在崇祯面前的时候,他都想要发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四合院:治理众禽,从签到开始》《金玉王朝》《国子监小厨娘》《任务又失败了》《东晋北府一丘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