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第一篇同时向顶级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发出审稿邀请的论文

墨少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网bxwx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秦克和宁青筠踏上大草原之时,米国,《物理评论快报》(简称prl)的编辑部,责编霍斯特·沙利文一如往常地进行着审稿工作。

prl作为物理顶刊,每周收到的稿件多不胜数,虽然多数人有自知之明,水平不高是不敢轻易投稿prl的,但也有许多人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或者是自视过高地投稿,所以想从每天上百份论文投稿里挑出优秀的稿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不时还会被那些“垃圾”稿件给恶心一下。

沙利文不悦地皱起眉,把一篇论文直接扔到回收站里,心里骂了句:“发克油!什么垃圾,连it的本科毕业论文水平都达不到,还敢给我们prl投稿?这个推荐人得拉入黑名单!”

所谓的推荐人,是指向期刊编辑部推荐论文的学术大牛,起码也得是副教授级别。

这个推荐人的制度,初衷是为了发掘些没名气的物理新人、在读学生所写的优秀论文,教授们也乐于举荐自己看到的优秀论文,但随着电动阀推移,这种“推荐”慢慢变了味。

许多写得比较差的论文为了能提高过稿率,便会找些学术原则不强的教授来推荐。

这些教授们有的是为了捞点外快,有的是抹不开情面,有的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几乎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写上一百字左右的推荐语。

正所谓“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粥”,这些害群之马使得推荐人制度开始崩坏。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编辑开始忽略推荐人的评语了,连作者都懒看,直接看标题、摘要和正文,不行就扔回收站,根本不管有没有人推荐。

沙利文接连看到了几篇水平垃圾的论文,干脆起身去泡杯咖啡,一边与同事吐槽,一边慢悠悠用手磨咖啡机泡好咖啡,又加了两勺糖,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继续继续,希望能看到优秀的论文。”沙利文抿了口咖啡,继续点开邮箱:“咦?《运用n-s方程对大尺度环流形态及动能变化特性的研究》?这论文看着有点意思。”

沙利文提起了兴趣,光从标题来看,是以前从没有人写过的新方向。

新方向意味着可能出现优秀的论文,当然也不乏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标题党。但不管如何,总比那些看到标题就不想点开的论文投稿要好。

沙利文如往常那样,跳过作者与通讯单位之类的信息,直接从摘要开始

咖啡在味蕾里转动,文字在眼里闪过。

但看了一会,沙利文的眼睛就睁大了:“什么鬼……这确定是投给物理期刊的稿件?”

主题与n-s方程有关没错,但前面两页全是复杂的数学算式!

要知道prl投稿有页数限制,一般不能超过六页,这篇论文才5页,光是前面的数学算式就占了两页……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沙利文看不懂这些数学算式!

作为工作了近十年的物理博士,沙利文在物理方面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但专术有专攻,他在数学方面自然比不上普通的数学专业硕士生,这篇论文前两页的数学算式运用到了极复杂的偏微分方程知识点,实在超出了沙利文的数学水平。

沙利文本想直接拒稿的,但这些数学算式看着不明觉厉,他略一犹豫,跳过艰涩难懂的推导过程,直接看最终的推导结论,然后继续看后续的文字部分。

第三页后画风就正常了,精巧的物理实验方案、详实清晰的实验图表和数据、无可挑剔的文字描述,最让沙利文惊讶的是,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前面数学推导出来的结论完全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后面的实验部分,是对前面数学推导部分的验证!

这和通常的“引言”、“提出理论猜测”、“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实验数值分析”、“结论与讨论/展望”之类的标题格式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主要是前面的“提出理论猜测部分”,别人几乎全是用文字描述,而这篇论文倒好,几乎全是用数学算式……

不过抛开这部分无法验证的数学算式部分,光是以算式推导出来的结论,以及后面的实验方案、实验数值,实验总结,确实是非常不错的论文,提出来的实验方案很有新意,完全是围绕着n-s方程的某种特解展开的,针对性强,逻辑严密,毫无错漏。

“主要难点是前面的数学推导部分……通过数学就推导出如此正确甚至可以说是精确的结果,还与实验结论完全匹配,这未免太过天方夜谭了……”

沙利文皱起眉,有点把握不准。

“算了,看看是谁写的论文,有没有推荐人。”沙利文重新翻到论文的开头部分。

咦,没有荐稿人,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是一样的。一作有两人。

“投稿人来自夏国?作者名字,应该是念‘秦克’、‘宁青筠’吧?”

虽然近年来夏国往prl投稿的数量越来越多,沙利文依然不太习惯夏国作者的拼音发音,他念了几遍,才发现这两个名字有点熟悉,在哪里听过来着……

沙利文刚喝了口咖啡,脑海里忽然灵光一闪,差点没把咖啡喷了出来。

他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把手里的咖啡放到一边,然后打开网页搜索了起来。

看到菲尔兹奖的颁奖典礼新闻,以及那两个年轻而外貌出众的夏国青年数学家的相片、名字,沙利文的嘴角抽了抽,赶紧又看看论文的通讯单位。

清木大学,没错!

沙利文不知道清木大学里是不是还有另一个同名同姓的“秦克”,但同时与“宁青筠”的名字并列出现的,就不可能是别人。

“两个菲尔兹奖得主的物理论文投稿……”沙利文嘴角再次抽了抽,还好,那篇菲尔兹奖的新闻里确实有提及,本届打破了菲尔兹奖最小年龄纪录的秦克和宁青筠,不但是数学系的特聘教授,还是物理系的在读研究生……

这样想来往物理期刊上投稿也不算太过奇怪。

“菲尔兹奖得主……”沙利文再次看向第一部分复杂至极的数学推导过程时,顿时心里舒服了。

菲奖大老联手写的数学推导,自己看不懂也正常嘛!

终究是数学界顶级大神的论文,沙利文想了想,决定还是慎重地先通过初审,交给更专业的评审专家来判定论文是否有问题。

至于通过初审的理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