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整顿京营,刻不容缓[1/2]

笔下文学网【bxwxw.org】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

《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即祭祀,尊天地鬼神,聚人心信仰。

“戎”即军事,领兵征伐,保家卫国。

洪武后期,有一位守边将领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该将领在奏章之中建议朝廷加强禁卫军的数量及实力,强干弱枝,让天下各地兵马都打不过禁卫军。

朱元璋阅后大喜,对此十分赞赏,随后便开始设置京营。

然而,他却没有把京营之事一步做到位。

根据朱高煦的推测,老朱当年的想法应该是收天下精兵一半拱卫京师,另外一半镇守北疆边塞,防备草原骑兵南下。

那时,被老朱分封到北方的一众塞王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为首皆手握重兵,共同抵御来自北方的敌人。

若是朱高煦没有记错的话,洪武三十年时,北方各塞王手中的总兵力达三十万之多,只比京营少一些。

即便如此,为了天下安宁,避免塞王坐大,老朱当年规定北方边军只有在战时才归塞王节制,其他时候双方互不相干,甚至以地方衙门和守备军来钳制塞王。

朱高煦特地查阅过史料,发现洪武三十一年的京营,实际上的可战之兵竟然有五十万之众!

老朱创建京营的想法是“集天下卫所兵于京师训练选拔精锐留用”。

早些年大明还未一统天下之时,为了对外征伐用兵方便,老朱设大都督府统辖所有军队。

后来,老朱考虑到大都督府权力过盛,当应分权处分,于是裁撤大都督府,改设五军都督府分别统辖诸军,即“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教四十八卫卒”。

由于京营负有保卫京城及作为征战时充当主力的责任,故而兵多将广,具为精锐,就连用的马匹、军械、粮草等皆为上等。

朱高煦看得出来,老朱在创立京营之初,就已经竭尽全力来保持京营士兵的战斗力。

燕王朱棣奉老朱遗诏,以藩王之身入继大统之后,为了彰显其文治武功,自然少不了要对外用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道影》《极品前妻》《回到2006》《江山国色》《盗墓笔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