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末进化 > 章节内容

我的书架

第三百四十六章 桃园资政

高寒缺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网bxwx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四十六章桃园资政

346章桃园资政

明朝的文化考试分三极,县试在县城进行,考出来的文凭称为秀才;再上一级为乡试,考出来称举人,有了举人文凭就可以参加选官,成为朝廷的正式编制成员。

只有最后一级会试才要去京城,考出来的进士是未来地方大员和中央领导备选。

再往上的殿试属于让皇帝亲自选拔人才,没有淘汰作用,状元榜眼探花等只是荣誉称号,对于日后的前途发展并没有太大影响。

从去年到现在,台湾岛的荷兰人被赶走,整个台湾大员被正式纳入到大明王朝的正统领土之内,已经快两年了。

原本的乡试通常三年一考,偏远地区的的则是两年一考,正准备路程基本上都要耗费一年的时光,委员会占领此地两年,差不多又到了要开科的时候。

开课就是秋闱乡试,考取了怎么也算是个秀才,当初委员会大肆建设又是军队又是工厂的,在梁县令未来之前,倒是有很多读书人前来投靠,无非是谋个差事混口饭吃。

可是梁兆阳来了之后,自然就不一样了,这些读书人的心眼又开始活泛,对于此,杜子清直接将这批读书人全都划到了梁兆阳这里来了。

当初委员会同意梁兆阳办县学建文庙的时候,自然将一县学官的帽子给给他扣上了,所以对于科考这种事,梁兆阳算的很清楚。

“本地虽然僻处海外,但从隋唐朝以来,有不少文官举族被流放至此,文风颇为鼎盛。在当地大家族子弟心目中,读书,科举,做官,乃是唯一正途。如果因为委员会的关系断了他们的前程,那些人难免会心怀不满。与其这样,不如咱们自己开上一科……”

为了说服梁兆阳主持开科开始,杜子清这样说的,在他看来这应该不会被梁兆阳拒绝的。

“更何况作为一地父母官,又兼任学官,梁大人本就有传播圣人之言,为国家招贤纳士的职责吗?”

但是梁兆阳却是连连摇头:“杜主席太高看在下了,如果按照大明律法,我哪有什么资格主持开科哪?下官连点秀才的资格都没有,遑论举人。”

“这是为何?”杜子清不解。

无奈之下,梁兆阳只能为杜子清解释了一下,大明的考试制度是三极没错,但这所谓“三极”却是包括了童生试和会试两部分,每部分都是三极,合起来其实要考六次。

具体到县府的情况,即便是知府代理学官,最多考到童生试中府试一级,如果没有来自朝廷委派的学政出面,地方上连童生试中最后的院试都无权考,更不用说国家正式轮才大典的会试了。

“新地新气象吗?梁大人你总要打破些坛坛罐罐才行吗,前段时间你还在抱怨,说是你人手不足,我们就是要做一些开拓性的事情,你以一县之地,管理一府之地,哪能诸事全都尊陈守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