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缺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网bxwx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二十六章左右左
326章左右左
对于杜子清的去信,郑芝龙并未作出回应,但很快一大批原来山东的的乱军俘虏和流民却被送到了杜子清这里来了。
究其原因,郑芝龙显然对这些人比较头疼,山东当地的流民和俘虏是当初被招募的,前往南方垦荒,并且付给安家费,当初可是招募了不少难民。
但是在安置上,郑家显然缺乏经验,处理的并不得当,所以这些山东的难民先后几次闹事。
而那些俘虏倒还好说,毕竟当初都是叛军,被郑家招募垦荒,总好过被朝廷杀掉,但怕就怕这两帮人凑在一起!
结果在移民台湾的时候,一次民变差点酿成大祸,郑芝龙为此头疼不已。
他差点默许了郑芝虎恶狠狠的要杀掉一大批人的建议,但是人数这么多,又不能全都赶到海里去,再说将他们弄过来,也花费了不少。
恰好杜子清此时来信,让郑芝龙控制台湾中部的移民,否则全都跑到北边去了,这样会造成中部的真空状态。
郑彩几个人一合计,他杜子清不正好缺人吗?索性都给他送去算了,也省的在这里消耗粮食,还短时间之内无法产生效益。
于是这几万人就这样一股脑的被送到了北台湾,大批衣衫褴褛的山东难民和俘虏,第一次看到这边工业开发区的时候,都有点傻了。
这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到处都是人在干活,如果说郑家人没欺骗他们,那么这里看来真的是能找到活干,并且吃饱饭了。
郑家的确是说对了,杜子清这边正好缺人,几万人的劳力,正好能够解决大问题了!
要知道第二批稻谷马上收割,而大量的藩属也丰收了,起码收粮食也需要人手,粮食一收上来自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而紧接着农业要加大播种面积,同时各种经济作物也开始栽种,尤其是甘蔗,橡胶树,还有各种豆类。
农业计划是今年委员会排的最满的计划,同时也是短时间内需求人手最多的。
要扩大农业种植面积,老陈现在就像个当代黄世仁一样,每天跟狼一样盯着周围的几片土地,准备让委员会全都收过来。
富裕的人力资源迅速被瓜分,矿山是大头,矿石开采现在也是重中之重,所以需求人手也是最多。
尤其是那批叛军俘虏,很早之前他们就是山东的矿工,比起以前,现在在这里挖矿,那简直不要是享受啊?
各种劳保,吃的又好,还有休息天,住的也是敞亮的工棚,卫生专门有人打扫,这里怕不是比天堂更好了,很多土包子都这么想。
可是还有一个部门顶上这批山东人,那就是军事部门,原因很简单,马骢是山东本地人,龚正祥也是,登州水师的将领,陈朝柱也是。
除了对山东兵的特殊感情之外,他们还需要再凑出来一个营的人马出来作为预备役使用。
按照军民比一比十的比例,军事组打算建立一支五百人左右的职业化常备军,同时也对其余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军事培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未来小说】【比奇楼】《红楼之平阳赋》《仙工开物》《我的模拟长生路》《噩梦使徒》《赤心巡天》【微信读书】《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