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末进化 > 章节内容

我的书架

第二百四十二章 怒骂蟒二

《明末进化》转载请注明来源:笔下文学网bxwxw.org

第二百四十二章怒骂蟒二

242章怒骂蟒二

“孙大人!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一身所学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吧?”

孙元化顿时愕然,不提大明王朝,不提皇帝,一张口则是国家民族,这种大义似乎不该落到自己这样一个戴罪之人的身上吧?

杜子清组织了下语言和思路,继续说道:“国以民立,就连皇帝都要爱民如子,可见百姓的重要,没有百姓哪有国家,可是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做的怎么样?”

孙元化道:“皇帝勤勉,朝廷百官还算用命,我大明至少……!”

作为多年的老官僚,深受儒家教育多年的孙元化实在说不下去了,如果他没有接触过西方的知识体系,大概也不会习惯于使用辩证关系来看问题。

明朝末年的状况,绝对不是他口中的这样子,历年来的党争,及皇权无限大的皇帝大多不务正业,朝廷上的百官不作为,已经让明之大厦将倾了。

即便是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也是如此,言官们除了吵架骂人,都是在想着为自己身捞好处,官僚体系中贪腐成风……。

越是学习西方的基础科学和对这方面学问的钻研,孙元化越是跟大明朝廷的官员不同。

那个时候的中国知识分子多是以研究文学,使自己成为文坛名人而努力的,他们煤炭研究和考究的无不是儒学经典,致力于做学问,提炼自身对学问的感悟,写出天下一等一的好文章来。

最出名的当属钱谦益之流,以当时明代的社会阶层来看,士农工商当中的士大夫群体,才是社会的主流,这个群体当中自然以比较在文坛的地位为最主要的手段了。

而孙元化在这些人当中则更显的是一个异类,从历史的评价,已经杜子清跟他接触来看,他更像是个科学家。

被押送途中的所见所闻,恐怕民族大义百姓的生死,更能够打动孙元化,杜子清先使用这些震慑住孙元化。

随后他将目前孙元化所面临局势直言相告。孙元化这次押送北京将是必死无疑。

正因为东林党现在决定舍弃孙元化,所以这一次山东之乱的正是情况也不再被压着了,一项项的全都被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整个山东在孔友德叛乱之中,死伤军民不下于六七十万人,计二十七万户!损毁房舍数十万间,荒废耕地百万顷!折合白银八百万量!

这样的损失,这个责任唯有孙元化来背,即便是他保住了登州,协助消灭了叛军,即便是他是目前整个大明朝廷唯一的会铸造大炮的人,那么在崇祯看来也是一个该杀之人。

杜子清有隆庆昌朝廷内的情报,所说基本属实,朝廷为了平息山东叛乱所花费的资源更是没数,原本就元气大伤的大明朝廷这一次更是受损严重,这一切都怪孙元化,他是百死莫辞的。

大明的官僚们才不会关心国家的损耗,而是在对孙元化的争夺上,衡量利益的得失,现在他已经被放弃了,而东林党人正在推出弥补措施,最主要的很可能就是接替他的人选。

当然现在崇祯是万万不会再相信这些官员大臣们了,恐怕未来登州这里,主持人一定会是太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高寒缺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网bxwx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