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喜剧大师

《1949我来自未来》转载请注明来源:笔下文学网bxwxw.org

1951年9月7日,在纽约港停泊着的伊丽莎白皇后号豪华游轮开始缓缓驶离了港口,在游轮宽敞的甲板上,一对已经是花甲之年的夫妇正凝望渐渐离自己远去的自由女神像,这个“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此时在这位老人眼中颇具有一些嘲讽的意味,“她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突然,一个少妇的声音打断了这个老人的回忆,他侧过脸看向身边,才注意到一个妇女正在给自己的孩子介绍着眼前的自由女神像…

…而那个妇女却没有发觉,现在正在默默注视着自己的这位老人是谁。

他是绝无仅有的艺术大师,天才的喜剧大师,他的表演精湛绝伦,还兼任导演,编剧,制片,配乐。也有着伟大的心灵和超人的勇气。经典作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熠熠生辉…

…而他,就是即使在后世的2012年,也堪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查理?卓别林。

而此时,他的心情却非常的沮丧,眼前的自由女神似乎正在嘲讽着他,似乎在对他说:“我们欢迎的不是你这种人…

…”而比起被驱离,更让卓别林难过的是,他正处于后期剪辑中的《舞台生涯》电影胶片也被美国的fbi强行带走,也使得他原本计划在1952年上映《舞台生涯》的计划彻底流产。

其实按理来说,像是卓别林这种相对中立略微偏左的艺术家本来是不该被审查甚至驱逐的,但是倒霉就倒霉在此时美国正是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期间,虽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卓别林的政治见解相当缓和,但是在那个时期的美国,就算麦卡锡没有出来跳脚,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卓别林的政治观点也是非常极端、非常危险的――从1936年开始,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描述了工人和穷人在工业社会中的不幸状态,在这部电影中,他认为人已经被变成了动物,盲目为机器工作的奴隶。这部电影甚至包含了马克思的理念,描述了工人和穷人在工业社会中的不幸状态。这部片子表现出卓别林的激进左派思想。影片中最经典的一场戏:流浪汉在街上捡到一面红旗子,却在无意中成为了一场共产党示威活动的领导人。这场戏仿佛预见了未来,不到十年,卓别林也被当做共产党的同路人。

1940年的《大独裁者》最后的一段演讲批评了民族主义受到了强烈的反对,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展开,他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其中之一是小流浪汉的化身,一名犹太理发师;另一个就是影射希特勒的独裁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有90%的人反战,一半人或多或少反犹。拍摄这样一部影片,评论时局,揭示政府和法西斯主义的本质,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此时,卓别林的政治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他对此毫不避讳。在《大独裁者》公映之后卓别林曾因其政治立场受到“北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指控,但他并没有退缩,依然为推动美国开辟第二战场而公开演讲呼吁。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集会上,他公然支持苏联。轮到他演说的时候,他走到舞台中央,高举右手,大呼:“同志们”。现场简直为之疯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专宠》《我一个演员,一开始没想唱歌》《全民创世:从骷髅海开始》《逆世谋妃》《篝火收容公司

堂皇的荒唐/迪恩兰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网bxwx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