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缅甸(3)

2020-11-15

吾文貌这句话言下之意很清楚:中国可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虽然可能不如美国和苏联,但是至少是比英法强多啦,君不见人家中国敲打印度就像大人欺负小孩子一样吗?现在人家中国肯放下身段和我们谈,我们就该抓住机会,即便是吃一点亏,考虑到以后和中国的经济合作,这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假如这事情拖久了,未来某一天中国借口边境线没敲定,直接大军压境,单方面划线,只怕是我们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现在我们还能得到面子和里子,而真到了那一天,只怕被经济制裁加大军压境的我们,里子面子一样都得不到了。

见到总统都开口了,昂耶只好闭上了嘴,默默地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见没人反对了,吾文貌继续说:“我对中国的提议没什么意见,当然了,我也是希望能够为缅甸争取更多的利益的……中国的周总理也提出,这次的国境线划分的方案也只是初稿,是有谈判的余地的,而我也接到了中国的邀请,希望我去参加他们建国十周年的阅兵……所以我们还是有时间的针对这个方案进行讨论的,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过于冲动和冒失,和中国的外交现在是重中之重,我们不能提出太过分的要求……即便是有要求,也可以等几年以后再说,等到缅甸变得富裕强大后,我们也有底气谈条件……”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突然想到一件事――十几年前,中文的网络上曾经出现过一篇文章,里面声文并茂的声讨“在1960年,我国以18万平方公里土地换取中缅友谊”,并且声称建国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为了面子”,出卖国家领土,但是事实上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其实当时中国和缅甸的争议区主要是以下三个地区:“北段争议区”、“中段争议区”和“南段争议区”。

先说“北段争议区”,其实在明朝期间,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在大明的控制范围内,然而在清朝时,除小江流域外,西南边界线就基本退到了现在的中缅边界一线(是不是打了一些宣称清朝开疆扩土人的脸),这一时期,整个北段争议区其实都在国境线之外,就连清朝的地图中都认为其不属于大清的领土!清光绪二十九年邹代钧主编的《中外舆地全图》以及清光绪三十一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清帝国全图》里都将北段争议区划出了大清国界,所以说至少是在清朝时,当时的中国就已经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

当然了,民国时期出版的地图却将这一地区划入了“民国版图”,1948年申报甚至干脆把缅甸的巴特开山脉都划入了“中华民国版图”,着实的玩了一把极为过瘾的地图开疆,而后世的一些工知就以此为据,认为这部分土地是新中国成立后“丢失”的,并且借此嘲讽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

但是归根结底,责任还是在于清朝时期,当时的统治者对西南地区的轻视,放纵当时缅甸王朝的扩张,加之清末中国羸弱,被迫和英国人签订了《中英缅甸条款》,将缅甸划为了英属印度下辖的省份,才导致了这么多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中段争议区”,其实中段争议区就是前面提到的孟卯三角区,前面也说了,这块领土是清朝“租给”英国的,不过这不妨碍常凯申的地图开疆,虽然当时委员长不敢正面刚英国,但是他非常喜欢背地里搞小动作,地图开疆溜着呢;一边对内宣布不承认这些地区属于英国,一边在国际上俯首帖耳表示英国占领这些地区合理合法……而后世的工知选择性失明,拿着蒋委员长对内的那套说辞来猛吹国民党,这真是……

最后说一下最为复杂的“南段争议区”,1897年,李鸿章和英国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约附款》。该《附款》除了尖高山以北争议区搁置外,其他部分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后来在实际勘界过程中,中国方面发现条约中有一段地方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条约中说以“萨尔温江和湄江的分水岭为界”,但所述经纬点却全部在此分水岭之外,对此,中英双方争来争去,一共提出了五种划界方案,当时英国代表司格特所提英国方案,为紫色线,又称司格特线,中国代表刘万胜、陈灿所提方案为黄线,又称刘陈线,后来中国和英国双方各退一步,划出了拟让线,也算是勉强敲定了国境线,然而这样也挡不住蒋委员长的地图开疆,干脆把国境线划入了缅甸境内,这种地图在后世,自然也成为了一些工知拿来抨击新中国的话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下文学网【bxwxw.org】第一时间更新《1949我来自未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